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曾經有個老婆羅門問佛陀:「有『我』嗎?」
佛陀沒有回應。然後,老婆羅門再追問:「沒有『我』嗎?」
佛陀仍然沒有回應。如是三次,老婆羅門就走了。在身旁的阿難尊者就問佛陀為甚麼保持沉默,佛陀便解釋了。(詳見:莊春江《阿含經故事選》)。
我們可以嘗試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佛陀的沉默。
為甚麼有些人常常熱衷於表達己見,並嘗試影響其他人,推銷自己的觀點?遇上別人的一個想法,在沒有邀請之下會回敬以數倍的意見?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有兩個不善心心所可能會和此有關,令人不如實知見而好為人師。
貪心所Taṇhā是一種重要的扭曲力量,在慢心所以特定的角度來經驗某一現象後,如果生起貪,人黏著於某一經驗,並視為是自我的,可控的,永續的。
貪心所和見心所結合後會令人黏著於個人經驗或見解,常常是一些概念,不如實知見這些經驗或見解的真確性和有效性。例如,黏著了一些養生專家的個人經驗或見解,聽了吃醋泡姜有益就餐餐用泡姜;或聽了有益就只用醋泡姜,不用正餐;迷信身體能無限自癒,病了都不看醫生;不經有效的驗證就傾力奉行,結果可以是災難性的。
如實知見的人聽聞了一個養生的理論後,例如,在背景閱讀提出的「雜果蔬汁養生」、「自然療法」等,第一步是自然過濾掉「專家」的背景,因為其背景有機會是假的;其次,他必定會省察這個提議是否合乎科學和醫學現實,合乎了就會進行少量的驗證,發現有效了,就會再慢慢加碼,發現是無效的就會揚棄,他們不會去無條件地捍衛「雜果蔬汁養生」這個見解,去和其他人爭論,不會去推銷,更不會以此為生。而邪見者就會緊抱一個想法,不顧現實地徹底奉行,直至身體出了問題也不會退轉。
當這個見黏結了貪,不如實知見的人就會對「見」產生強烈的欲,即使別人沒有邀請,他也會積極向人推薦,遇上質疑容易憤怒失控,積極捍衛自己的觀點,爭論不休,必須要等到對方認輸才會罷休。
擁有了不老仙顏、绝版超跑、幸福家庭等尚且會炫耀,何況是有了凡夫所欠缺的「真知灼見」?
扭正邪見是極不容易的,較長篇的佛經大都以弟子「聞教歡喜」結尾,只有一處是相反的,即「聞教不歡喜」,在《根本法門經》中(《中部》1經),因應一些婆羅門弟子有邪見,他們認為萬物中有真我,佛陀嘗試說法扭正破除其邪見,弟子們自知理虧卻不肯改正,因而在開示結束時「不歡喜世尊所說的法」。
被邪見加持的人容易困在邪見之中,不如實知見當下的處境,遇上一些突發的事,他們或會容易驚慌,或會容易震怒,但絕不會認錯。邪見者看世間,千錯萬錯,總是別人的錯,自己很難會看錯,他們是永遠都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和弱點的,甚至以命償見也不會認錯。
被邪見加持的人不見真實卻意見多多,反而佛陀本人對自我的各種理論都沒有意見,只是勸勉弟子要捨斷邪見,方法就是如實知見。
為甚麼佛陀對「自我觀」沒有自己的意見,只建議弟子去破除和捨斷?
和貪相應的見是邪見,有邪見的人只是現象的表象,不能洞察現象的本質,而如實知見的人有正見,屬於善心,有無貪心所,所以他們能看見的是事緣的緣起,對表象不會黏著,甚至不會留意,所以不會黏著於特定的「見」。
見一粒米,邪見時人黏著於「米」的表象,意識黏著概念、事境和事理,不辨真實,更不辨事緣;沒有邪見,無痴心所(慧心所)作用時,人會看到和這粒米有關的緣法,可辨事緣。
宗仰寺破敗不堪,寺院裏住了三師徒,正是戰亂時期,瘟疫橫行,寺院香火不盛,三人兩餐不繼,常常捱餓,兩個徒弟因而對師父不太恭敬。
一天清早三人正在用膳,有隻大若免子的黑影閃過,師兄看到是隻老鼠,師弟就看見是隻兔子,師父就甚麼都看不到,正在享受難得的稀粥。
兩師兄弟那天爭論不休,到了晚上,師兄去找師父評理,師父很有耐性地聽完了徒弟的一大段話後說:「你是對的,是隻兔鼠。」
師兄覺得自己贏了,趾高氣揚地去找師弟,師弟聽了不服,馬上找師父評理,師父也很有耐性地聽了小徒弟說了一段後說:「你才是對的,是隻鼠兔。」
師弟馬上去找師兄說自己才是贏家,師兄聽了跑去質問師父:「我們倆人怎可能同時對,這不合符邏輯!」
師父想了想,很認真地回答:「是的,不可能同時是兔鼠和鼠兔。」
為甚麼餓著肚子的師兄弟吵了一天而師父卻沒有定見?沒有定見的人算不算有善心?我們先看看以下的故事。
森林中有很多動物,每天的糞便總重量就超過十公噸,這麼多的糞便卻造不成污染,全靠一類神奇的物種:「屎殼郎」。
有一天,兩隻屎殼郎對著「戰利品」在爭論:「松鼠的最好,味道好,又容易滾圓。」
另一隻就認為:「猴子的才是最好,味道好,份量夠足。」
這時你剛好經過,它們見到大喜,連忙飛近你,完全無視你嫌棄的表情,問道:「高智能的人類啊,聽說你們很聰明,我們的小腦袋不夠用,請幫助我們,根據你的經驗,是猴子的還是松鼠的便便比較美味?」
聰明的你對此有甚麼意見?
現在,你明白佛陀時代被熱烈討論的各種見解,佛陀為甚麼一是保持沉默,一是只破不立了?
佛陀是不可能成為意見領袖的。
你也明白為甚麼有智慧的人不會參與爭辯嗎?
智者沒有邪見和貪,眼中所見的盡是緣法,都是根與緣的堆積,不會黏著定見,故不好為人師,更不會爭辯,也絕對不會有被人忽視的感覺。
以此教法,與大家隨喜,願大家早日成就各種善法,體證涅槃!
背景閱讀:
林海峰逝世——“中國營養健康網董事長、陽光森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保健科技學會醫藥保健研究會理事、中國保健食品協會健康專業委員、中國長壽專家組營養專家”,林海峰同志不幸於2019年11月11日逝世,享年51歲。
林海峰同志曾反覆宣傳大米等谷物是“現代中國人飲食中的毒藥”,是“產生各類現代疾病的關鍵”。要排除毒素,其核心就是不吃任何固體食物,每天只喝8杯西芹、胡蘿卜、黃瓜等榨成的果蔬汁。林海峰堅定地認為:連喝5-7天果蔬汁,一些慢性病完全可以治好,而且“這輩子就不容易再生病了”。
林海峰以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瞎養生是件很危險的事。2019年11月11日,稱“自然療法大師”、鼓吹“斷食排毒養生”的林海峰,在雲南麗江意外身亡,終年51歲。人們一片嘆息,“太意外了!他那麽年輕!”林海峰朋友向記者表示,出事前幾天,林海峰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稱自己吃了一包過期的紅棗,“全身僵硬”,但他沒有去醫院,通過嘔吐的方式,將食物吐出來後,身體恢覆了正常。隨後,他刪除了這條朋友圈動態。幾天後,林海峰和一些朋友去麗江遊玩,當日吃過晚飯後,林海峰突發意外倒地。被送到醫院後,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大家懷疑是“食物中毒”釀成悲劇。“他自己是做自然醫療的,可能認為自己能夠排出來,就沒有去醫院。”這位人士感到惋惜。
他原本並不為大眾所知,卻因為“自然療法大師”“斷食排毒養生”“中國長壽專家組營養專家”與過早逝世聯系在一起,讓無數中老年人陷入無盡的思考。
來源:《讀書369》網誌
註:有些過期食物可能含有黃曲霉菌素,其毒性是砒霜的六十八倍,不宜食用,長期食用也會導致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