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星期六

不暗而活


好的枷鎖是好的,還是壞的?


在無明的狀態中,我們困於無量的枷鎖中,這些無形的枷鎖,我們看不到,還以為枷鎖是自己的一部份,同時,也以為別人的枷鎖也是別人的一部份。


身體外,還可以是感受,感情,觀點,一切的身外物,人和業,都可以是枷鎖。


在無明的狀態中,從無量的過去開始,我們為自己不停套上了枷鎖,而不自知。


於是,路變得越來越難行,生命,也變得越來越沉重,我們也越來越容易跌倒,受傷。


但沉重的同時,我們的存在感也更強烈。


正如一個在泥沼中行走的人,腳越來越多泥,在無明的狀態,我們將腳上的泥巴,當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份,還將這些泥和其他人的相比較。


世間的人,在無明的障蔽下,以為美化枷鎖,才是美好生身的生活方式,其實,美化枷鎖,只是一種平衡的方式。


已經受夠了苦的人,少部份會開始去除枷鎖,這些人會被大部份的質疑,甚至取笑。


我們應該自問,活在枷鎖之中,我們應該盡快超越枷鎖,還是改善枷鎖?尤其是枷鎖質素差一點時候,例如,身體差的時候?


好的枷鎖是好的,還是壞的?


我們能只看枷鎖好的部份而忽略了其壞的一面?


明亮的超越道中的人,會看到,身體差有時更有助於我們去超越。黑暗沉淪道中的人,會看到,身體差,更應繼續沉淪。


所以,走在超越道的明者,不會去說服樂於活在黑暗中的人,因為暗黑者已經習慣了活在黑暗中,看不到明者能夠看到的。


更因為,我們最終都自己走自己的路,即使表面上的同行的,也是一樣,因為人始終都活在自己的內在世界中。


暗者,是明者的梵住心的對象,而非同行,或說服的對象。


網誌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