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日星期一

辨析掌控討論問題

討論題三:控制


3.在4月6日2OI9年活井湧泉文章 在第三頁左右,有以下述說 ( 從嚴幼韻故事中,我们明白,在花時間行善積德同時,我們更应去培育高質素的心和情, 才是更有價值,我們应積極提升心和情的掌控力,具備自動力的素質,即信,念,無貪,無嗔,惭,愧和中捨心心所。)

問題是要提升心和情的掌控力,上一篇提到超越三部曲,即對治沉倫三部曲方法,是否是掌控心的好方法呢?


簡略回答:


沒有人能在緣起的世間中得到絕對的掌控,有時人會感到失控,有時人則仍然能在失控的現實下得到掌控感,問題的重心是在失控的情況怎樣保持掌控感,和怎樣可以得到掌控感。首要的一步是正確辨別掌控感的本質。


人極其需要擁有相當程度的掌控感,失去這種對生活的掌控感會帶來強烈的焦慮和無有愛,或者令人容易成為有操控欲的人,有了強烈的欲貪和爽快感,因而有越強烈的依存,自動化,放逸,再緣起沒有自控能力的存在,當外境不如所願,繼而又再容易失去掌控感,又會嘗試去加強操控,而失控感越強的人也會有越強烈的欲貪,故而有更強烈的依存,更容易追求爽感和存在感,更容易逃避不爽感和虛無感。


如果我們只看事情的表象,會感到作為實體的事情是而難以完全掌控的,但我們如果能看到事情的本質,是因控制而產生的焦慮帶來難過的感覺,而不是外境令人難過,我們就將事情拆分成兩個小部份:外境和心境都能建立掌控感,即使事實上我們不能絕對掌握,我們仍然能確立掌控感,如此焦慮也會少很多,這需要觀察到事情的本質層面。


若要掌控,掌控心和心所,不要掌控外境,控人不如控己,控外不如控內,自控也要讓其他人也能控。


我們身心有多個關鍵的精神作用控制點,如果不開發善心去掌握這些關鍵點,不善心或果報心就會自動掌握,結果我們就得不到掌握的感覺,大部份時間也掌握不了身心;佛法中本質層面的法是勝義諦中的心、心所、色法和涅槃,其中心和心所是四名蘊細分後的結果,透過禪修,可以開發善心,是比較好得到掌控感的方式。


沉淪三部曲的三部是扭曲、攀緣和依存而建立不善心理空間(可參考梵住心應用四B),扭曲和攀緣,而超越三部曲就是扭轉沉淪,三部曲首先建立帶慧的「善心空間」,其次是「如實知見」,然後是「攀緣止滅」,掌控心,就是以自動力,在各個基地以中捨心去除欲貪,以去除失控感來建立掌控感,去約束身心的活動,以建立帶慧的善心空間,即超越三部曲的第一步,例如掌控信心以去除疑,是最基礎的一步,成功了,我們將培育「如實知見」和「攀緣止滅」來得到更強而有力的掌控感,「如實知見」讓我們心變得敏銳,能看到沉淪和超越剛生起的一刻,讓我們掌控了感應模式,不再被業和境困固,「攀緣止滅」讓我們掌控不依存的能力,令我們面對各種處境時充滿力量,安於開採蘊藏在苦難當中的法寶。


以此教法,與大家隨喜,願大家早日成就各種善法,體證涅槃! 

網誌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