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三故事
『山上的寺院裏有一頭驢,每天都在磨房裏辛苦拉磨,天長日久,驢漸漸厭倦了這種平淡的生活。牠每天都在尋思,要是能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該有多好啊!
不久,機會來了,有位僧人帶著驢下山去馱東西,牠興奮不已。來到山下,僧人把一樣東西放在驢背上,然後牽著牠返回寺院。沒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驢時,都虔誠地跪在兩旁,對牠頂禮膜拜。一開始,驢大惑不解,不知道人們為何要對自己叩頭跪拜,慌忙躲閃。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驢不禁飄飄然起來,原來外邊的人如此崇拜我,算他們有些眼光。
回到寺院裏,驢認為自己身份高貴,感到在寺院是屈就了,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只願意接受人們的跪拜。僧人無奈,只好放它下山。驢剛下山,就遠遠看見一夥人敲鑼打鼓迎面而來,心想,一定是人們前來歡迎我,於是大搖大擺地站在馬路中間。那是一隊迎親的隊伍,卻被一頭驢攔住了去路,人們憤怒不已,棍棒交加抽打它……
驢倉皇逃回到寺裏,奄奄一息,牠憤憤不平地告訴僧人自己的遭遇。僧人嘆息一聲:“果真是一頭蠢驢!那天,人們跪拜的,是你背上馱的佛像,不是你!今天被打了,是因為你是頭黑色的驢,娶親的大日子路上遇上了你,會晦氣一輩子的啊!”
驢憤憤不平,牠覺得黑色的皮又不是自己選的,外面的人都是瘋子,還是留在寺院安全些。』
來源:網上文章
驢子出走是因為它親自經歷了人們對自己的尊敬,牠回來也是親身經歷了責打,它算不算是如實的態度?
個案一:伴君如伴虎
活在暴君治下,有些人為了平靜,就會「道不行,則乘浮遊於海。」但有些人就會開啟如實知見,即使只是局部地看清了事緣,也能使人明解世情而獲得平靜,普利斯庫斯在皇權之下為甚麼可以活得沒有焦慮?
有一個叫作普利斯庫斯(Priscus)的羅馬元老院議員,因為與羅馬皇帝政見不合,皇帝特意托人告訴他不要進入元老院,普利斯庫斯回答說:“你有權不讓我參加元老院,但是,只要我當一天元老院議員,我就一定要參加。”
皇帝聽了很生氣,告訴他:“那麽,你去吧。但是,不要說話。”
普利斯庫斯回答說:“只要不問到我,我就不說話。”
皇帝說:“可是,我當然會問你問題的呀。”
普利斯庫斯說:“既然如此,我就要說我認為自己應該說的話。”
皇帝怒道:“你要說的話,我就殺了你。”
然後,普利斯庫斯就說了一段足以流傳千古的話:“我什麽時候說過我不會死嗎?你做你分內的事,我做我分內的事。你要做的是殺我,我要做的就是去死,但是絕不是渾身發抖地死去。你要做的是流放我,我要做的是漂流他鄉,但絕不是滿懷憂傷地漂流他鄉。”
如果是必須現在死,那麽,我現在馬上就去死。如果要我待一會兒死,好吧,我要吃飯去了,因為到了吃飯的時候了。吃完飯後,該死的時候我自然會去死的。怎麽個死法呢?就像把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歸還給人家一樣去死。”
如果我們懂得了嚴格的律法而且理解我們不可避免要擔任我們的角色,我們就不會拼命去反對這種必然性,而是會欣然跟隨著歷史的步伐前進。幸福與其說是選擇的產物,不如說是存在的一種性質,幸福產生於對不得不如此的事情的接受。所以自由不是改變我們命運的力量,它只不過是沒有情緒上的紛擾而已。”
最後我想送給各位讀者塞涅卡的兩句話,就此告別晚期希臘哲學:
死亡和不幸難以駕馭,無人能逃,因此必須不失尊嚴地去面對。
何必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人生都催人淚下。
來源:周濂《打開: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學課》
個案二:震樓神器
思考問題:網上「瘋傳」,震樓神器的效果極為可怕,一出手對方就不得不投降,並附上實際成功的例子,假如你最近被樓上午夜後不停制造的噪音困擾著,上網找到了這些資料就出手準備反擊,這算不算是如實知見?
男子連開5年震樓器:如電鑽全開 有人用1次不敢用
來自 新民晚報
不久前,新民晚報獨家報道了一居民樓震樓器連開5年,鬧得整樓居民不得安甯之事。在“樓民”的描述中,震樓器時而低頻震動摧人心肝,時而敲敲打打徹夜不停,無差别攻擊波及全樓上下。由于該住戶始終閉門不出,直到震樓停止,也一直未能見到“廬山真面目”。
小小震樓器,爲何能讓人聞風喪膽?這一明顯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産品,又爲何可以正大光明地銷售?哪些人在使用震樓器?他們是否如願解決了矛盾?記者開始了調查。▽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購買渠道
平台禁而不絕打開手機“某東”和“某寶”App,輸入震樓器,結果顯示沒有相關商品。但如果颠倒排列一下順序,或者加入“對付樓上鄰居”等的關鍵詞,大量“震樓神器”就出現在了屏幕上。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震樓器,價格從2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大緻分爲震動型、敲打型、混合型和音箱型四種。記者點開鏈接發現,所謂“震樓神器”其實大部分都是能發出噪聲或震動的普通商品,真正爲震樓專門打造的,其實隻占其中的一部分。比如20元級别的所謂“震樓神器”,其實就是一把橡膠錘,任何一家五金店都能買到。商家宣傳其特色是:“敲牆自家不響别人家響。”客服還特意關照:“不要敲空心牆,會穿,敲實心牆沒有問題。”
另外一種震動型震樓器,是一台工業用振動馬達,需要安裝在房頂,據說它的“攻擊”恐怖,有買家在留言中評論,開機後“地動山搖”,感覺整棟樓都變成了“按摩器”,開了一次就不敢再用,怕建築震出問題。最貴的,是一種音箱式震樓器,其實是一種藍牙共振音箱,通過放置在物體上産生共振發音,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把它頂在房頂,樓上住戶的地闆就會變成“擴音器”,結果可想而知。
錘子、馬達、藍牙音箱,這些都是正常商品,問題是商家在銷售中,刻意強調了這些産品可以“噪聲攻擊”與“反擊樓上”,并指導買家如何發揮最大效果。例如記者在購買藍牙共振音箱時,賣家就贈送了固定用的支撐杆、降低自家噪聲的隔音海綿和多款噪聲音頻,并告訴記者,在卧室房頂使用效果最佳,萬一樓上報警也不用怕,因爲這隻是一個普通音箱,使用不違法。
測試結果
缺德指數拉滿記者在形形色色的震樓器中購買了一些進行測試,首先到貨的一款混合型震樓器。所謂混合型震樓器,就是敲打型與震動性的結合體,既能“敲樓”也能“震樓”,還有選配音頻和遠程遙控組件,通過手機操作就能“遠程震樓”。和其他那些打着震樓器名義的普通商品不同,這一産品就是爲震樓“量身定制”。在問及質保和售後,賣家表示可以保修兩年,并出示了一家名爲“北京華大方科商品質量檢驗有限公司”出具的震樓器檢驗報告。記者查詢發現,該機構在2018年就被認監委撤銷認可。賣家在下單後特意關照:這款産品比較顯眼,警察如果上門要藏好,萬一被發現了也别怕,這屬于民事糾紛上不了法院,最多罰點錢。在測試中記者發現,該震樓器發出的噪聲,和“震樓5年”事件中聽到的聲音幾乎一模一樣,敲擊聲頻率和強度可以調節,震動模式下如同電鑽功率全開,且不論樓上,沒幾分鍾使用者自己就先受不了。而另外一款号稱“全網最貴”的共振音箱震樓器,可以當普通音箱使用。但若是把它貼在天花闆上,音量開到最大,播放賣家贈送的某些“恐怖音頻”,“缺德指數”可以直接拉滿,被攻擊者可能一分鍾都吃不消。測試的結果是,任何一款震樓器都可讓人極爲不适,不能正常生活休息,而且聲音會随着樓闆四面發散,無法做到如賣家所言的“精準攻擊”,隻要開機一定會殃及四鄰,即便采取了所謂的“降噪”措施,自己也無法“獨善其身”,純屬損人不利己。
使用者說
矛盾愈演愈烈震樓器都是哪些人在使用?記者在網絡上找到了一些震樓器論壇和微信群,群内大都是已經使用或前來咨詢震樓器效果的網友,震樓理由基本一樣:樓上噪聲擾民。所有的吐槽,情節大同小異。樓闆隔音差,樓上鄰居不注意——拖椅子聲音響,小孩玩鬧亂跑亂跳,在不合時宜的時候練習樂器等等。這些網友都是在溝通無效甚至發生争吵後一怒之下使用了震樓器。“以噪制噪”的效果怎麽樣?從網友們的經曆來看,極少有用一次就解決問題的,更多的情況是,鄰裏矛盾進一步升級,“閃電戰”變成了“持久戰”,甚至出現震樓器“對攻”,還有人一用就是好幾年,震樓器用壞了好幾個,問題絲毫沒有解決,矛盾反而越來越激化。在一個論壇,一位網友分享了她兩年使用震樓器的經曆。開始也是樓上噪聲影響到她家休息,溝通無果,先是買了防噪耳塞,結果噪聲防不住,卻戴出了中耳炎。于是她買了橡膠錘,樓上有聲音就砸天花闆,開始沒砸幾下就手酸,後經過練習可以堅持20分鍾,但還是太累,就買了震樓器。這位網友基本把市面上能買到的震樓器都試了個遍,震動型、敲擊型輪番上陣,結果把自家天花闆震壞了,還順帶震漏了樓上的空調排水管,樓上樓下開始漏水,不僅要修天花闆還要賠償樓上的地闆,她隻能放棄了物理震樓,改用共振音箱聲波震樓。
共振音箱“效果顯著”,樓上吃不消隻能報警,民警上門對她進行了警告,鄰居們也紛紛抗議。在帖子的最後,這位網友說這場“噪聲持久戰”持續了兩年,最後還是以她搬家才宣告結束。和這位網友一樣,許多震樓器的使用者開始是鄰裏矛盾的受害一方,因爲溝通無果,開始“以噪制噪”,然後對方反擊,矛盾變成了仇恨,繼而開足馬力殃及四鄰,成爲了加害方。也有網友反思,自從用了震樓器,矛盾沒有解決反而擴大了,自己不僅犧牲了正常生活,還成爲了樓裏的“公敵”,他發現自己陷入了冤冤相報的死循環,放棄不甘心,繼續又太累。還有一種情況是,震樓器的使用者并非因爲樓上噪聲采取報複,而是因爲其他鄰裏矛盾,對鄰居采取“無差别攻擊”,因爲震樓器實在太容易獲得,任何人都可以用來騷擾四鄰,且随着震樓器更新換代,變得非常隐蔽,司法介入的難度越來越高。
學者觀點
學會換位思考上海政法學院教授、上海市社會建設研究會副會長湯嘯天表示,技術本身并沒有善惡之分,但技術應用所産生的能量是有正向與負向區别的。正如槍支彈藥,關鍵是看掌握在誰的手裏、對誰發生作用。槍可以除暴安良,亦有可能濫殺無辜。爲實現社會的秩序安甯,法律上必須對可能産生負向作用的技術予以嚴格的限制。技術應用生産正能量的特征有三:大前提是不妨礙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其次是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好;其三是具有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效果。例如,播放音樂跳廣場舞本來是愉悅身心的活動,但音箱控制不當就會産生擾民的負能量。技術應用産生負能量的表現爲:第一,在違反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的情況下,做似乎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第二,雖然沒有侵犯他人利益,但本質上讓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好;第三,雖然他人也願意接受,但會驅使他人頹廢退步,甚至傷害到社會的公共利益。生産震樓器的目的就是制造噪聲,不是正常生産、生活所需要的。顯而易見,生産、銷售震樓器有違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法律是不支持互相報複的,對别人擾民的行爲應當通過合法途徑制止。如果制止他人違法行爲時所采用的手段違法,也必須承擔自身違法的責任。即使鄰居先有過錯,也不能成爲生産、銷售、使用震樓器的合法理由。商家不能以“噪聲反擊神器”爲噱頭銷售震樓器,震樓器的使用者也不能以“遏制樓上繼續制造噪聲”的說法,要求免除法律責任。共處相鄰關系,将心比心的換位思考最爲重要,協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通則不震
在采訪之初,記者以爲隻要能禁止震樓器銷售生産,震樓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爲就會消失。但後來發現,事情并沒有那麽簡單。
許多所謂“震樓器”隻是能制造聲響的普通商品,即便沒有商家誘導,買家也可用來震樓。在論壇上,許多網友還曬出自制的震樓器,例如用一個不鏽鋼碗加上一台老式挂壁空調,就能起到震樓效果。可以說,隻要有震樓的心,萬物皆可用來震樓。
使用震樓器的一個常見原因,是樓上噪聲影響生活,在溝通無效、投訴無果、正常渠道走不通的情況下,惡向膽邊生,不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連累無辜鄰居,自己過不好也不讓别人好過。
對于鄰裏間的噪聲糾紛,目前司法幹預的效果是有限的,認定難、取證難、執法難、維權成本高,且違法成本低。在法律難以介入的情況下,才催生了震樓器這一畸形商品。
要杜絕震樓,唯有繼續強化社會基層治理能力,形成一套針對鄰裏噪聲糾紛的溝通、調解、監管、處置機制,賦予基層執法者更靈活的權限,體現法律的威嚴公正,噪聲擾民當止,震樓報複也不行,違者必将受到懲罰。讓正常渠道走通,讓守法講理有用,震樓器自然就會銷聲匿迹。
來源:網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