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遺棄也可以是個祝福 |
心情包括了心和情兩部份,心以想蘊為主,和其他精神的三蘊互動而產生作用,而情即情緒,以受蘊為主,和其他四蘊互動而產生作用,其中受和身體的互動,可以產生很強的動力,影響我們的生活。
情緒和心是互動的,我們從《智鼠》的文章中了解到,單以物質直接刺激情緒,例如煙酒、手機、電玩等按鈕式的刺激方法,以令人感覺喜悅興奮,效果並不理想,而且有很多副作用,
我們也知道,透過認知的訓練,也即是訓練我們的心,可以調節自己情緒,是比較理想的方法。
在身心的互動中,我們往往比較注意身體方面的因素,而不知道其實心的角色比身體的角色大得多,我們可能會注意身體方面的善法,而忽略的了內心的狀態,其實,保持內心的善法狀態,更加重要。
除了不覺知心的重要性外,我們往往被情緒所左右,而不是左右自己的情緒,例如,明知身體不應吸收太多糖,但被情緒中的興奮感覺障閉了,結果還是吃了很多糖。
明知放下對人對己都有益,但仍然努力地去愛,去恨。
明知不應去注意別人的面色,但仍然不放過每個經過的人。
明知應超越,卻越來越起勁去沉淪……..。
我們先研究多幾個個案,接著,就會討論佛陀教導我們調節心情的方法。
在《痛就咬塊》的故事中,Sally自小生活和兩段婚姻都很痛苦,她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就是透過咬塊來忍,她調節心的方法,就是不停告訴自己,不要重複父母的生命。
參考林昭生的個案,她的這個方法有效嗎?有甚麼副作用?她的情緒狀態是怎樣緣起的?她不用調心的方法(正如棉花糖的實驗中的小孩),可以直接調節到情緒嗎?
和林昭生的個案比較,林昭生只是被父親口頭上說要遺棄,而Sally是真的被拋棄了,即使她主動接觸都被忽視,表面上的情況比林昭生惡劣得多,為何反而不會自殘?
和Apple的個案比較,Sally也被很多身邊的人拒絕,但她不會像Apple一樣透過對他人好而獲取注意,而會選擇咬冰塊去忍,而被動地等待對方回應,
如果她不趕快學掌握自己的情緒,會有甚麼後果?她應該怎樣去調節?
接著,我們來看看衍藏法師的故事。
她出家前名叫莊文清,很多九十年代的寶林弟子都認識她。
大家先看看她的演講,再讀讀一些附加資料。
莊文清小時候和養母之間的關係非常差,兩人的情緒都很不健康,都有失控的經歷。
養母被丈夫拋棄了,她一直都怪責是莊文清害她的,她後來經常打麻雀,上了賭癮,有很多典型的賭徒症狀。
莊文清被生父生母棄養,到了十二歲才知道自己是棄兒,她的童年也很痛苦,情緒也不穩,後來她結了婚,在丈夫出軌兩次後,很冷靜地和丈夫離婚,但她一生,即使養母對自己很差,都對她不離不棄。
出了家後一段日子,衍藏法師照顧養母的過程中,以佛法來調節自己的心和情緒,最後成功超越了。
她主要的方法,是以調心的方法,建立正見和正思維,以緣起法來思考兩人的關係。
我們可以用梵住心來分析一下,她是怎樣調節自己的心和情的。
背景閱讀:《痛就咬塊》
我媽有一天說要賣小孩,我以為是玩笑話,但她真的挑了一個,就是我。
家裡4個女兒,我排行老二,跟老三是雙胞胎。不知道為什麼,媽媽特別溺愛姊姊,只有她有新衣服,我們都穿舊衣服。那天媽媽幫我穿新衣,打扮得漂漂亮亮帶到親戚家,要我叫陌生人媽媽,但我臉很臭,催我幾次都不叫。最後,沒成交。我媽回家幫我洗澡一直唸,對方有3個兒子,丈夫是空軍,我去一定會很疼我。長大以後我也想,或許當時去了,說不定會過得比較好。
聽大阿姨說,我媽很希望第二胎是男的,生出來卻是2個女兒,又說雙胞胎一起養會剋父剋母。剛生完,阿姨問我媽要看孩子嗎?她不要。我跟妹妹連家門都沒進,就被送到保母家,被照顧到幼稚園。讀高中時,媽媽讓我們去住小阿姨家,他們把我們當女傭,小姨丈跑來親我摸我,還壓在我身上,剛好郵差按門鈴,不然我就遭殃了。
我到台北讀教育相關科系,打死不想回台南,跟大我4歲的前夫談戀愛,學分沒修完就結婚。結婚時,父母沒來。婚後,第一次過年回娘家,爸媽大概氣我沒畢業吧,把我帶去的禮物丟在路上,到現在20幾年沒聯絡。我寄小孩子照片、寫信回去,他們從來不回應。
前夫家暴,我32歲離婚,離開2個孩子,但大兒子跟我很親,他上大學交女朋友,也第一個跟我說。我41歲再婚,問他意見,他說只要我幸福就好。第二段婚姻懷孕的時候,我每天心情都很好,可是產檢時發現死胎,我一個人坐在公園哭。好不容易又有了2個孩子,現在小兒子、小女兒讀幼稚園,都是自閉兒。
有一次,哥哥一直壓妹妹,覺得很好玩,但妹妹不舒服他還壓,講不聽就打了他一下,但極限就是一下。我怕他因為我打他,就去打別人。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複製爸媽的方式,要用大學學的那一套。如果我家有狀況,我會忍耐,去廚房冰箱前面咬冰塊,連冬天都會咬。因為咬冰塊需要時間,咬的時候完全放空,久而久之就會好一點。有一次,冰塊太硬了,結果牙齒斷掉一小角。
最近1年多,大兒子突然不理我,避不見面,訊息不讀不回,不知道什麼原因?我沒資格問他為什麼,因為他很小的時候我就離開了,現在他21歲,可以獨立思考,如果他不想跟我說話,那就這樣吧。也許將來他娶老婆生小孩,觀念會改。我只想告訴他,媽媽還是很愛你,歡迎你隨時回來。
Sally,47歲,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