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怎樣拔肉中刺?
![]() |
每讀一篇經文,思維法義,智慧增一分。 滴水穿石,非一時之功。 |
你感覺到腳跟怪怪很不舒服,看了看又很正常,過了一天後還是怪怪,又看不到很清楚,於是找了姐姐幫你看,她開始的時候也看不到,後來很認真的仔細看,幾乎把鼻貼在你的腳跟了,才發現有一根很小很小的木刺在皮底下,於是用針挑破了皮,後來你的感覺正常,舒了一口大氣。
不舒服的源頭在哪裏?
明顯是那根木刺,實際上的操作是拔出木刺,消滅成因就好了。
這是物質層面的苦因和滅苦之道,主因是物質的話,必須將物質去除才能滅苦。
那麼精神層面的苦呢?
怎樣拔 "眼中釘"?
你看見公司中的一個死敵,生起一股怒意,這人上周告了你一狀,讓你被上司罵了,年終的獎金看來會少了。
死敵就是一時間的眼中釘。
作為打工的,你大概率不能真接拔掉這根刺,請死敵走人,即使你能拔,說不定很快又要另一根又出現,要找更好的方法。
"肉中刺"是物質上的存在,要用物質的方法去拔除,"眼中釘"是精神層面的存在,要用精神的方法去拔除。
只用精神層面的方法只能緩解肉中刺的痛苦,用物質層面的方法也只能緩解眼中刺的痛苦。
這個精神拔釘法很簡單,兩個字:"知"和"見"。
知道了,看到了,苦就會滅除。
滅苦要先知,後見。知是知識,見是親證、實踐,將正確的知識配合實踐,就能除苦。
你知道了,了解清楚 "不舒服感覺",再親自看到了,苦自然就會滅除。
不須要去拔物質的刺,這就是最大的分別,拔除精神中的刺後,即使你還是天天對著死敵也不會再難受。
知"念想"
知是知識,我們首先得了解心念的知識。
看到死敵時的念想步驟是這樣的:1-->2--> 3-->4
1. {眼識+影象+眼晴}, 這時的感受是平靜的,不難過。
2. {念想一:心+1所形成的概念,即同事的名字}, 這時的感受還是平靜的,不難過。
3. {念想二至十一次:心+回憶-->死敵}, 這時的感受是苦的,難過。
4. {念想十一至無數次:心+回憶-->死敵}, 這時的感受是苦的,難過,憤怒。
每一個念想的結構是這樣的:
{念想}: {心+念想的內容}
覺察到這個心,知道了,看到了,念想就能分解:
下一次再看到死敵,思想只會重複步驟1至3就停了,不會有4,於是就不太難過了。
不停地觀察,再過幾十次得練習,再看到死敵,思想只會重複步驟1至2就停了,不會有3 和4,於是就根本不難過了。
再不停地觀察,再過幾十次得練習,再看到死敵,思想只會到步驟1就停了,不會有2 到4,於是就很平靜了。你看到死敵,只會有名字出來,不會再有死敵的概念生起。
甚麼是心?
簡單來說,心的特相是覺知,作用是前行,引發和知道後來的念想內容,當你真正明白後,就算是知念頭了。
同一時刻,念想生或滅一次,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觀察者或心。
怎樣見 "念想"
在每一個起心動念間,觀察上一刻的念頭,也就是上一刻念想中的觀察者,見到心,其實就是分解了心,只觀察其心,即觀察者和前行者。
比如說:
1.你看到了一朵紅色的花,這是過去的念想。
2. 現在的心觀察1 的觀察者。
知見 "念想"
不停的觀察心的步驟一至四的觀察者,知其為念頭。
當你知道了和看到了精神上的苦,苦就會滅除。
總結
念想的結構:心+ 念想的內容
其實,除了觀察心外,觀察念想的內容,或者直接觀察外境也可以拔除精神上的苦,效果最佳的是三樣一起觀。
觀察外境(死敵)是身念處。
觀察心是心念處。
觀察念想內容是受念處和法念處。
精神上的苦,透過知和見就能拔除,這是佛學中的大發現。
外傳:
弟子:我很苦。
師父:你把苦拿出來,我幫你滅。
弟子:我.......拿不出來。
師父:我已經幫你滅了。
弟子大悟,不再苦了。
弟子修行多年,早己經知道念頭,這時在師父的接引下又見到了,知和見的當下苦就沒有了。
以此教法,與大家隨喜,願大家早日成就各種善法,體證涅槃!
下個布薩日是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