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 |
虔誠本身就是高尚的嗎? |
有些人說:「我不會做壞事,我相信做壞事是沒有惡報的,所有的惡報都是隨機發生的。相信這個想法是我的自由,我會堅持的。」
假設這些人在行為上完全沒有毀犯法律,那麼他們算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們先考慮以下的情況:
四兄弟去了超市,兩個有正見,兩個有邪見,兩個偷了東西。
正見:世間有業,偷東西是惡業,必有惡果,即使當場沒被抓。偷東西的人是傻瓜。
邪見:世上沒有業 偷東西只要當場沒被抓就算沒惡果。不偷東西的人是傻瓜。
以下哪一個最理想?哪一個的惡業最重?
老大有正見,沒有偷東西:最理想。
老二有正見,但偷了東西,明知故犯。
老三有邪見,沒有偷東西。
老四有邪見又偷了東西。
我們先看最不理想的情況:
常識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但在佛學中,兩個偷東西的人當中有正見的比有邪見的好一點,為什麼呢?
老二有正見,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會有惡業的,他偷了後很可能會生起慚愧心,下次就不偷或偷少一點,另外,偷的時候會自制一點。
老四有邪見,認為偷東西沒有所謂的對或不對,沒有惡業的,他偷了後很可能會生起更強的惡念,下次多偷一點,然後惡向膽邊生,做更差的事。
對於做業的人本身,有正見比較好,所以是「明知故犯,罪減一等」。
大家對這個邏輯有什麼看法嗎?
然後就是沒有偷東西的兩兄弟了。
老三有邪見,但沒有偷東西,老二有正見,偷了東西,哪一個沒有哪麼差?
這一點的關鍵在於 「邪見」和「偷東西」哪一個惡業比較重。
在法律上明顯是偷東西比較重,要判刑的,在佛學上呢?
邪見更重,因為有了邪見,人會犯更多更重的業。
關於邪見,佛陀開示道:「邪見者、邪見行為的受持者,他們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已往生苦界、惡趣。 」(《中部》十二經)
打個比方,有兩個人,一個有未期肺癌沒有吸毒,另一個健康但在吸毒,哪個狀態比較差一點?
《清淨道論》提醒我們:「當知邪見是最上的惡。」
導致惡趣的業已經是最差的業了,所以邪見本身就是很重的惡業,換個說法:邪見再加什麼都不會更差了。
上述的堅持邪見的老三和老四沒有毀犯任何法律,從世間法的角度絕對算是良民,社會上多些良民是大眾的福氣,是值得慶幸的。
但堅持邪見的老三和老四卻對自己很殘忍,容許邪見增長會自己帶來很重的惡業。
具足正見的人會看到他們實質上是非常可憐的,需要發放足夠的悲心,並要保持安全的距離,以免自己的正見被影響了。
附錄:其他邪見的例子
「他是邪見者,有顛倒見:『沒有被施與的,沒有被祭祀的,沒有被供養的,沒有善作惡作業的果、果報,沒有這個世間,沒有其他世間,沒有母親,沒有父親,沒有化生眾生,在世間中沒有正行的、正行道的沙門、婆羅門以證智自作證後告知這個世間與其他世間。』」(《沙拉經》,中部41經)。
以此教法,與大家隨喜,願大家早日成就各種善法,體證涅槃!
下次布薩日是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