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心所凝聚的真實 |
怎樣的人生才是對的?才是好的?
遇上人生交叉路口,怎樣去判斷,我們選擇的路是最好的?
自己的人生,到底有沒有走錯路?例如,選對了學科、職業,甚至家人?
交叉路口是可以預期的?還是不可預期的?
有些人會想像,某些交叉路口是很可以預期的,例如升學,就業,戀愛,結婚等,於是路口就在12、18、24、30、60、70、80歲等,有時交叉路口是突然遇上的,例如各種意外,人際關係的突變等。
無論是哪一種,身、口、意業,特別是心和情的是否一致,還是失控,都會對人生有很大的影響。
情緒失控的人容易墮入三種的失控狀態:過度反應(+)、解離狀態(0)和抑鬱(-)。兩個失控的人,之間是很難真正溝通的,以阿曼為例,她長期陷入解離狀態(0),於是無論環境刺激是甚麼,她聽到的、看見的、感到的和想到的,只是自己的腦中的各種概念,即使是一份很容易的工作,到了她的腦中,也變成一件難事。
情緒失控使人分裂,無論是分裂的善心,分裂的不善心,都不是理想的狀態。
如果在這三種狀態下,為自己的人生選擇最好的路,是很難的,即使在善業的推動下,阿曼選上了一條好路,例如一份好的工作,她也不能好好珍惜和善用,原因是身、口業和意業的不一致,於是明知是不對的,仍然繼續走下去,明白是對的,也不想走下去。
情緒失控可以抵消善業,明明是好人好事,我們會厭棄,明明是壞人壞事,我們會喜歡,不善業增加了,更易緣起更差的緣法,路,也更難行。
有人一生走的路是典型的父慈子孝,成績事業美滿,和伴侶初戀然後一起終老,有些人的生命就像楊登雄般複雜多變,艱難,那麼到底是誰走錯了路呢?誰的人生路是對的?
人出現在這個世界時,是由眾多緣法條件,去推動意識去入胎的,乃至在初段的人生中,絕大部份人都是被過去的業所推動的,這一部份的人生自主性會很低,正如一輛車,被安放在多條行車線的公路上,方向已經定了,公路上有甚麼車也定了。
我們長大後,開始了有自主能力,這時,業、家庭、社會等因素,也是強大的推動力,我們的自主性也很低,我們的心和情的模式,也會慢慢形成。例如,楊登雄、林昭生和衍藏法師,他們的情緒中心變成容易激動的,因而容易進入三種失控的狀態之一。
有時候,我們還末遇上交叉路口,這時仍然不能選擇走那條路,但慢慢開始,我可以選擇行車線,有些是善的,有些的惡的,選擇善的路,需要有比平穩的情緒,而惡的路,在混亂的情緒推動下,都是很自動地走上這條路,正如林昭生一樣,在楊登雄的例子中,他的情緒一直比較穩定,因此年紀輕輕便可以創業,直至37歲時的那一次意外,又重新混亂起來,在介乎反應過度與解離狀態中徘徊,即使他的價值觀、人生觀已經定了,但在混亂的情緒下,自動走上了不善的行車線。
正如在公路行車,在關鍵路段,當你選上了特定的行車線,就只能走向特定的路線,不能回頭,楊登雄也一樣,當突然遇上交叉路口,他正在失控的狀態,被迫選上了和妻兒離異的路,走上了第二段婚姻的路,50多歲後他又摔斷腿,再次突然遇上交叉路口,這次,又以同樣的模式,選上了和妻子離異的路,由於他的情緒這次更加混亂,屬於第一類的情況,更加不善,甚至出現傷人的業。
楊登雄眼看他爸爸的人生廢在賭途上,深深地引以為戒,但自己在不知不覺間走上了酒途。他不明白,其實無論是賭或酒,都是上癮的行為,目的是以刺激來平靜自己的已經失控了的情緒中心。
面對被拋棄的感覺出現時,楊登雄就失去了對情緒控制,所以他說『其實我一直想戒酒,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酒就拿起來猛喝』,他後來受了傷,不能看小孩時,老婆要離婚時,就會以酒來平靜自己被拋棄時的失控情緒,但同時,又會對酒失控制,這時典型的「飲鴆止渴」,或飲海水止渴,結果引來更大的禍患。
如果他對控制了情緒,就不會陷入前兩種的失控狀態,再加上他正面的價值觀,很有多可能可以和妻兒安然度過難關。
但楊登雄對自己的心,仍然有一點控制,他懂得想:『我想到爸爸,他一直賭到69歲中風才沒賭,把家產敗光。還有我妹婿,以前天天喝,有一天喝醉跌到水溝淹死,3天後才被發現。我很怕像他們一樣。』這是善心所中的慚和愧。
他後來遇上「觀照園」的善心人,平靜了被拋棄時所產生的焦慮情緒,從混亂的狀態中回複過來,只需兩個月,就可以重新做人,後來偶然醉醒後,更立定決心戒酒,因為當時有了女朋友。
這次,他選上了善的行車線。不過,楊登雄的平衡方式是脆弱的,他對情緒的控制,依靠很表面的思想控制,和生活上的際遇不出問題,才能平衡。他的情緒中心,仍然有很多的激動,如果生活上出了一些問題,例如,他又突然遇上人生的交叉口,如和女朋友吵架,或者又再受傷,那麼激動的情緒很可能又會爆發,他又會重投酒海。
楊登雄的人生路是跌宕起伏,波折重重,崎嶇難行,他的情緒中心也如是,面對一些逆境時,就容易失去控制,變成解離狀態,忽視了家人,他必須要依賴一些外物刺激,例如酒,才可以平衡,而當他沉溺時,和一般有上癮行為的人一樣,會忘記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他對人生中變化的控制,因而也是被動的,當兩位前妻要和他分手,他的反應就是抗拒,變成遇度反應狀態,甚至用暴力嘗試去挽救,這是相當無助的行為。
慢心所有三種情況,第二個情況是相等的情況,也即是我們視某人和自己相等,是自己的一份子,相等的情況,也容易緣起貪心所,將所緣視為自己的,楊登雄在心的層次是非常重視家人的,視為自己的一份子,這同時是貪和慢心所的作用。
人在心和情失控時,容易陷入三種的狀態,不知不覺間,為自己的人生作出了選擇,徧向不善目的地,這時,如果沒有過去的善業,像楊登雄的第二段婚姻,遇上善心人和第三段感情,結果會是災難重重,如果能夠結朿這種失控的狀態,走上善的行車道,就能盡可能地結善緣,即使下一段重要路段是不善的,也能以更佳的狀態去繼續旅程。
如果楊登雄的情緒是平靜的,心是充講超越的智慧,就會發現,其實,人生交叉路口,隨時就會發生,所謂的可以預期的交叉路口,是不存在的。例如,他二十多三十歲時,家庭事業都美滿時,所預期的交叉路口都沒有出現,沒有預期的交叉口就突然出現了。
在痴心所的作用下,我們扭曲了實相,攀緣了各種叉口,如,12、18、24、30、60、70、80歲等,容許自己放逸,建立沉淪四相。
於是,各種籍口就出現了,等我怎樣怎樣時,我就可以修行了。
如果以超越四相去看楊登雄他們的人生,我們就會明白:
人生任何時候,交叉路口都有可能突然出現,我們不應太著相於可以預期的人生。
實相是,在眾多的緣法下,人生的每一段的路,叉路都會突然出現,各種隱藏的苦也會隨時出現,我們跟隨的過去的業,再加上當下的心和情,就會選好了下一條路,過後,回望人生路,我們會發現,路實際上只有一條,就是腳下的哪一條,由過去無數個交叉路口和路組成,其他的都不是路口,都是概念、想像、羨慕、貪欲、惡作和追悔。
因為只有一條路,所以沒有所謂的完美還是不完美的路,只有失控或受控的情緒,善與不善,覺知不覺知,明解不明解、整合不整合到自己的身口意的分別。
在旅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心和情緒在清明的狀態,尤其是情緒必須要在健康的情況,就可以走上善的行車道,並準備隨時遇上交叉路口,轉入下一段旅程時,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因為當惡的緣法不具足時,不會影響當下的生命。
當楊登雄由第一次意外,轉入新的人生時,就不會失控,有機會保護好自己的家庭,渡過難關。
但他憎厭自己的路,他的情緒是失控的,他需要時時刻刻去找機會去貶低自己,於要情緒更加亂了。
同樣,喜歡當下自己正在走的路,對過去的路,或將來的路,就根本沒有追悔,也會很欣賞。
然而,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甚麼路段,我們在過去都已經走過無數次了,我們盡可以選好的目的地去經驗,但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考慮超越,不再在這個層次存在流浪,這需要我們除了走在善的行車道上,也需要同時以超越的狀態來行車,我們需要提醒自己:
走在崎嶇路段時,我們不去超越世間,走在坦途上,我們心情暢快而放逸,就更不會去超越,遇上突發的交叉口路,我們也更脆弱。
在超越的狀態下,我們很清楚地覺知,人生的交叉路口,隨時都會出現。
心和情的安穩了,我們就已經做了最好的準備,無懼於,也無欲於任何時候出現任何種類的路口,我們都能保持平靜和超越,這時,我們才會擁有不可動搖的自在、輕安和喜悅。
一位在絕對的超越狀態中阿羅漢聖者,遇上一個在1公里外的交叉路口,如果這時你問他:「尊者,你會選擇哪一個路口?」,你猜猜他會怎樣答?
背景閱讀:
【心內話】酒精中逆流而上
文|簡竹書 攝影|楊子磊
楊登雄,61歲,新北市,清潔人員
我爸爸是流氓,愛賭,還帶我去賭場詐賭,他教我洗牌不要洗到最下面幾張,或者在牌上做記號。我十二歲,爸爸被提報流氓管訓,全家跑路到台東。爸爸不顧家,都靠媽媽維持家計。
我很討厭爸爸,14歲就到台北學木工,20幾歲當老闆,結婚後把薪水都交給老婆。我立志不碰賭,只偶爾喝酒。我們做工的常喝酒,有人起床一瓶保力達,上工時再一瓶,中午、晚上各一瓶。
37歲我做工摔傷,很怕一輩子不能走路,開始喝悶酒。老婆覺得我好不起來,要求離婚,還不讓我看小孩,想小孩時我就猛灌酒。後來花100萬元娶大陸老婆,但50幾歲我又摔斷腿,這次更嚴重,老婆照顧我3年,不過她一拿到身分證,又要求離婚。我以前薪水都給她,現在殘障不能工作,我要她給我10萬元,她不肯,我愈想愈氣,酒後氣到拿菜刀去砍她。
酒醒後我嚇到,幸好只砍到肩膀一點點。老婆離開後,我的腳不方便,只能打零工。其實我一直想戒酒,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酒就拿起來猛喝。我想到爸爸,他一直賭到69歲中風才沒賭,把家產敗光。還有我妹婿,以前天天喝,有一天喝醉跌到水溝淹死,3天後才被發現。我很怕像他們一樣。
去年底,我因為沒收入又殘障,住到收容街友的「觀照園」,實在好落魄。想不到那裡的社工會陪我聊天、開導我,好久沒人這麼關心我了。其實酒鬼很多都是因為鬱卒,我也是。戒酒難,但我開始慢慢戒。我也積極復健,2個月後居然可以去當清潔工。
現在我收入穩定,自己租房子住,還交了女朋友。今年初朋友又找我喝酒,我想說很久沒喝可以喝一點,結果醉到不知道怎麼到家,隔天好後悔,女朋友對我這麼好,再喝下去就枉費了。到現在我一滴酒都沒碰過。
最近我弟弟要出獄,他酒駕肇事被關1年,我要去關心他,順便勸他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