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

玻璃鞋、毒舌和玻璃心(六) (辨析心所)

 

思想表像化:石上刻經


師父叫徒弟:「沖茶。」

徒弟一邊沖,一邊說:「師父,這茶真香,應該是新造的雀舌,是新派的岩茶,我知道……..。」(刪去五百字)

師父很有耐性聽著他說,突然一棒打過去:「飲茶!」


世間大部份的人,是按自己的意願,去曲解世事,以符合自己扭曲的心和情,還是如實觀照世間,按世間實情去看通自己?


其實沖茶喝茶本身是很簡單的事,但人的名色法很難安住於簡單的法上,總是好像徒弟子樣,想辦法加點調味料,令生活『精采』些,各種攀緣出來的存在感也相應出現。


人們各有各的名色法,攀緣和存在感,以致在溝通時,很容易出現師父和徒弟子間的「代溝」。


任何時候,我們的心都會安住於一個目標,名色法形成後,透過六根的觸,去覺知這個目標。


而心最大的所緣,其實是概念,《論語》述而編記載,孔子在齊國欣賞音樂,全心全意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專注的程度,竟然有三個月吃肉時,也不知道肉的滋味,他說:「真沒想到,音樂可以這樣的迷人。」


初接觸時,音樂是耳根的所緣,慢慢當心沉浸入音樂中,完全將聲塵轉化成為法塵,即使音樂停了,孔子都可以用意根,喚起相關的概念(法塵),一樣可以體會到快樂,這時,不需要音樂,也能的同樣的感受,他在吃肉時,名色法是美樂的概念,意根所接觸的,也是音樂為主,而不是肉味的,沒有了肉味的名色法,即使舌根接觸了肉,也不能嘗出肉味來。


我們將個案四改寫一下,方便分析:


女朋友:「我下星期一過生日。」

男朋友:「要準備下星期二的考試。」

女朋友:「知啦。你一定很緊張在溫書了。不過希望你能陪我過。」

男朋友:「OK」

女朋友:「OK。你現在最需要的,其實是專注地溫習,不應理會其他事情,你不用在這段期間因為我分神。」

男朋友:「OK」

結果:女朋友生日那天,他沒有出現


可能這個考試是比較重要的,例如某些很難合格的專業資格試,如果男朋友的心和情因考試進入了失控的狀態,可能因為太過擔心成績,陷入了解離的狀態,那麼他根本不可能可以正確了解外境,只活在內在混亂的狀態,將一切外境的信息,扭曲成合乎內在名色法的信息。


他的名色法顯然和考試有關的,而不是怎樣和女朋友渡生日的,也出現了「不知肉味」的情況,可能他收到信息時,正全心全意投入溫習中,所以他的回覆只是很簡單的「ok」,估計可能根本沒有放在心上,打算遲些再想想,這時,女朋友為了表示體貼,回覆:「專注地溫習,不應理會其他事情,你不用在這段期間因為我分神。」在男朋友專注於考試的名色法作用下,他的腦袋很自然地將這句話理解成:「專注考試,不用陪她了。」然後,可能會有一點點的感動,很快就回到溫習的狀態,不再想過生日的事了,自然,「不知肉味」,也不會去想,考完試後,怎樣補過生日,正如,當你很專注在看一套精彩的戲時,不會去想看完戲後去吃點甚麼一樣,又正如,當一個吊了很久酒癮的人正在喝第一口酒時,你要他停止,不要喝一樣。


他的精神狀態是封閉的,只注意和考試有關的事,對女朋友也沒有那麼關注了。


如果他的心和情是正常的,不會對考試產生如上癮般的行為,那麼名色法自然會是比較開放的,即使誤解了女朋友的信息,他起碼也會多問幾句,如作者建議的補祝生日,或堅持陪她過生日,不過稍為簡單的。如果他是自動力,具足善心心所,如慚愧心,就能正確知道女朋友對他的重視,甚至會覺得陪女友也可以輕鬆一下。


女朋友的心和情如果也是他動力型的,也容易陷入失控的狀態,她極度希求來自男朋友的肯定,以她所希望的方式,將兩人連結起來,例如,慢心所嘗試將男友和自己連結:「他與我相配」,貪心所會看到「他是我的」,她失去看清楚對方的習慣和思想的能力,只陷入了內在混亂狀態,按自己的習慣去理解對方,不能正確覺知考試為男朋友帶來的巨大壓力,已經令男朋友也陷入了失控的狀態,所以她的回應也是很「行貨」的關心,才會發出既體諒男朋友的壓力,又要男朋友同時分心和專注,同時專注溫習,不用理其他事,又要陪她的訊息。


她看到男朋友OK的信息,他動力的心和情已經急不及待地攀緣男朋友怎樣陪她過生日,而不是自己可以做一些甚麼去為男朋友解壓,她渴求被愛護和支持,而不懂得怎樣主動去愛護和支持男朋友,正如一個機器人,在程式的限制下,不能超越自己一樣。


陪她過生日就是一種重要的儀式,可能還有其他眾多的要求,例如情人節,元宵節,阿媽生日,阿爸生日,狗仔生日,初次結識日,過年,甚麼甚麼周年等等,她的心是興奮的,如果男朋友都滿足她,開始時相當快樂,很快就會變得沒有甚麼感覺,相反,如果男朋友令她失望了,就會因情緒狀態很興奮的關係,起很強的嗔心。


這兩個他動力型的人,內在的程式其實仍然將自己當成了需要被人滿足的小朋友,將對方視為家中愛護自己的長者綜合體,在潛意識中,不需要去主動體諒和理解對方,正如小朋友,只懂需索,不需去要理解父母一樣,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公主心態」,只懂得要求別人,以自己的方式來和自己相處。


他們以這樣的名色法,是不可能真正互相的,他們只懂得按照檢查表,去看對方是否合格,和自己相配,這也造成大家的溝通困難,正如皇帝不需要體察臣子的心意,只需臣子去體察皇帝的心意一樣。


即時軟件是效率很低的溝通的工具,特別容易令人按自己的名色法,而不是對方的名色法去溝通,因此誤解了也不知道,即使是最簡單的事,也容易各說各話,現時的人大都依賴這種工具,由於大家的名色法不同步,很容易造成誤解。


當他們之間的熱情消失,也即是他動力的正面力量慢慢消失時,遇上性格磨合的問題時,例如這次的生日事件,將會感到非常困難,因為他動力的負面力量太大。


兩人各有各的名色法,好像兩個井一樣,將自我固定,於是他們經驗的世界,也按照各自的名色而建立起來,由於缺乏慚愧心的作用,互相之間沒有覺察到,與對方的經歷世界,存在巨大的差異。


如果他們都將彼此與自我連結了,不停攀緣,視為相配的(慢),自我的(貪),自我的一部份(邪見),而其實在名色法的層面又沒有達成一致,心和情模式又是他動力型的話,就很容易造成毒舌和玻璃心的碰撞,正如虎媽與小女兒一樣,明明兩人都是很著緊對方的,反而更容易造成誤會和悲劇。


他們以自己的名色法來和對方相處,雖近在咫尺,卻感到遠在天邊。


只需要其中一人是自動力型的,是善心的,他們的將來就會樂觀很多,同時,至少其中一人可以透過互動,有機會超越機器人的狀態,那麼他們之關係,也可以轉化成有益的。


歷史上,很多社會上累積了很久的矛盾都是由一兩句「毒舌」引爆的,而且後果非常驚人,難以預測。大家來看看其中一個著名的毒舌。


事件一:


1963年6月11日南越的釋廣德法師在國際電視媒體前自焚,事件發生後,也是在國際電視媒體前,第一夫人陳麗春開玩笑似的表示:「他們不過是在BBQ而已,搞不好還喝醉了」「為看到一齣和尚肉燒烤的好戲而鼓掌」(clap hands at seeing another monk barbecue show);「讓他們烤去,我們來拍手叫好就是」(let them burn and we shall clap our hands)。「如果佛教徒想要另一次燒烤,我倒是很樂意提供汽油」等言論,導致國際上從此稱她為「龍夫人」(Dragon Lady)。


事件二:


陳麗春的丈夫和大伯在同年的政變中被處決。十一月,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後,陳麗春對甘迺迪夫人傑奎琳·甘迺迪說:「現在你知道是什麼感覺了」(Now you know what it feels like)。


背景資料:


釋廣德自焚事件(節錄自維基百科)


1963年6月10日,一個佛教組織的發言人悄悄地告訴美國特派員,說翌日早上會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發生在柬埔寨王國駐西貢大使館門口對面的馬路。[20]很多記者並沒有理會這信息,因自危機開始以來,他們已忙個不停,加上他們每天都會接到很多性質相似的事件。到第二天,只有包括《紐約時報》的大衛·哈伯斯坦和美聯社西貢支部的主任馬爾科姆·布朗在內的少數記者決定到現場採訪。[20]


當釋廣德乘坐的奧斯汀威斯敏斯特轎車到達時,附近的寺院已有大約350名僧人排好了隊,準備參與示威。他們由釋廣德乘坐的轎車帶領,高舉用英語和越南語兩種語言寫的示威橫額。他們指責南越政府總統吳廷琰的迫害佛教徒政策,並要求他履行宗教平等的諾言。[20]有另一個和尚想代替釋廣德去自焚,但被他拒絕了,因為他說自己的年資較老。[21]


自焚事件發生在潘廷逢大道和黎文悅道十字路口交界的柬埔寨大使館門前。[20]釋廣德和兩個和尚一同步出轎車。之後,他們一個在路中央放置坐墊,另一個拿出五加侖汽油。在示威的僧人圍繞著他排成一圈後,釋廣德以傳統佛教盤腿打坐方式坐在坐墊上。當他的助手把汽油淋在他身上時,他一直在旋轉著念珠並當眾吟誦南無阿彌陀佛(Nam Mô A Di Đà Phật),然後點火。火焰燒著了他的袈裟和身體,並冒出黑煙。[20][22]


釋廣德死前留下了遺言,內容如下:


在我閉上雙眼去見佛祖之前,我懇求總統吳先生能以一顆同情心去對待人民並履行許下的宗教平等諾言,以長久地保持國力。我已經呼籲各宗教人士及廣大佛教徒,在必要時為保護佛教而犧牲。[2]


警察們想接近自焚中的他,但卻無法衝破和尚們圍成的圈。一個警員出於對他的敬畏,竟拜倒在他身前。[21]目擊者們大多都被嚇得目瞪口呆而默不作聲,也有小部分民眾在啕哭和祈禱。很多僧侶,甚至一些被嚇呆了的路人,也同樣拜倒在燃燒中的釋廣德身前。[21]之後,有一個僧人拿著麥克風用英語和越南語大聲說:「一名僧人自焚而死了!一名僧人成了殉教者!」[20]


其政府為吳氏政權主要後台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釋廣德自焚當天早上(因為兩地有大約12小時的時差)得知事件。當時,他正和弟弟美國司法部長羅伯特·弗朗西斯·甘迺迪通電話討論阿拉巴馬州的種族隔離事件。當他接過早報並看到報導後,他嚇了一跳,然後大叫:「耶穌基督!」[36]他後來表示,「除了此相片外,沒有另外一幅相片可以令全世界如此激動!」[36]當時的美國參議員、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弗蘭克·丘奇說,在千多年前基督徒被羅馬帝國迫害而壯烈犧牲後,從沒見過這麼嚴重的殉教事件。


直到1963年10月底佛教徒抗議升級為止,共有另外5個和尚自焚而死。[42]在11月1日,越南共和國陸軍發動了政變,推翻了吳廷琰政權,並在第二天殺了他。


資料二:「龍夫人」:陳麗春 | ETtoday國際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20817/89324.htm#ixzz5eI5L7Yoh 


美國一部叫作《泰瑞與海盜》( Terry and the Pirates )的連環漫畫。漫畫裡有一個傲慢、殘忍的女壞蛋(海盜),名字就叫作Dragon Lady(在西方,龍是邪惡的象徵)


後來Dragon Lady成為英語中的普遍用語。它通常被用來形容亞裔的、擁有權力的壞女人。晚清的慈禧太后、民國年代的蔣宋美齡,都曾經被西方人稱作Dragon Lady。再晚一點,被西方媒體冠以這個稱號的, 是南越的「第一夫人」陳麗春。


1946年,吳廷瑈的大哥吳廷魁因為拒絕跟越共合作而被活埋,吳廷琰被拘捕,吳廷瑈被迫藏身。陳麗春與女兒、婆婆被越共流放鄉村,幾乎喪命。之後一家人費盡心力會合,並逃往南方。


第一夫人


由於吳廷琰少年時曾失戀,一怒之下終身不娶,瑈夫人實際上扮演了第一夫人的角色。吳廷琰當政期間,瑈夫人曾試圖將自己塑造成「當代徵氏姐妹」,提倡女權主義。1957年10月,瑈夫人在國會提出《家庭法》,禁止納妾、外婦、通姦、墮胎、避孕等,獲得一些婦女的支持,不過,這部法律並沒有讓她的聲譽提高多少,加上她及她家人的貪污、專制、屠殺異議分子,招致了民心背離。尤其迫害佛教、殺害僧侶等許多行為,超出了篤信佛法的南越傳統道德範疇,反而使多數人們抱有不滿。此外,瑈夫人心直口快,甚至是尖銳刻薄的言行,得罪很多當時常駐於西貢的美國記者,在他們報導的影響下,連美國輿論都開始反對瑈夫人。


「龍夫人」


瑈夫人在皈依天主教後,對於佛教採取了極不寬容的態度。她的反佛情緒給吳廷琰和吳廷瑈施加了很大影響。甚至於有一次吳廷琰簽署命令撫恤在抗議活動中死傷的佛教家庭時,瑈夫人向他潑了一勺湯。[2]這些反佛表現加之以前一系列女強人似的的舉動使瑈夫人在歐美國家有了「龍夫人」的綽號。


真正使瑈夫人聲名遠揚的事件正是1963年的釋廣德自焚事件。事件發生後,在國際電視媒體前,瑈夫人開玩笑似的表示她「為看到一齣和尚肉燒烤的好戲而鼓掌」(clap hands at seeing another monk barbecue show)[3];「讓他們烤去,我們來拍手叫好就是」(let them burn and we shall clap our hands)。這些泯滅人性的話語,被美國傳媒報導之後,招來了世界性的不滿,甚至激怒了一樣篤信天主教的美國總統甘迺迪,這也是楊文明將軍發動兵變的原因之一。


她又誇張的表示,這些自焚顯然不是國內「自給自足」完成的行為, 因為他們使用了進口的汽油 。所以,下一次他們要自焚時,她很樂意提供火柴和汽油!

正當世人對自焚事件表達震驚時,陳麗春卻在電視上搖著扇子說:「他們不過是在BBQ而已,搞不好還喝醉了」,甚至表示「讓他們烤去,我們來拍手叫好就是」、「如果佛教徒想要另一次燒烤,我倒是很樂意提供汽油」等言論,導致國際上從此稱她為「龍夫人」(Dragon Lady)。


語錄


「讓他們烤去,我們來拍手叫好就是」(Let them burn and we shall clap our hands)


後續事件:


在甘迺迪遇刺前,當時盛傳,是甘迺迪總統本人下令除去陳麗春的丈夫和大伯的,為了報仇,陳麗春及家人已經買凶要暗殺甘迺迪,後來甘迺迪果然遇刺,而遇刺時他的妻子傑奎琳正在身旁,身上都是甘迺迪的血,這一切都在電視直播中可以看得到,不過事後分析,他們買凶暗殺甘迺迪,只是謠言。


同年十一月,甘迺迪遇刺後她對甘迺迪夫人傑奎琳·甘迺迪說:「現在你知道是什麼感覺了」(Now you know what it feels like)


網誌目錄